首页
搜索 搜索
当前位置:关注 > 正文

环球今日报丨钮文新: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什么?——政策供给不能完全靠“计算”

2023-04-14 11:52:14 中国经济周刊


(资料图)

《中国经济周刊》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

先讲一个故事。1966年,美国经济出现过热,通胀高企。怎么办?当时的美联储主席威廉·麦克切斯尼·马丁和总统约翰孙达成一项计划:以政府“临时”提高税收取代美联储紧缩。但结果非常差,经济过热和通胀没有得到有效抑制,反而愈演愈烈。事后人们分析认为,之所以“加税”没有解决问题,关键是“临时”这个概念在作怪。实际上,当所有人都认为“加税只是短期行为”之时,他们势必会更多动用储蓄以维系“正常支出”,从而导致政策失败。

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?因为担心宏观经济政策“见好就收”,尤其是货币政策,曾经的确出现过这样的问题。大家应该看到:就中国经济的现实而言,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并不仅仅在于会对经济构成几个百分点的影响,而更在于彻底扭转社会公众对国家经济前景的预期,达到敢投资、敢消费——正所谓“内生性增长动力强劲”的程度。这恐怕才是宏观经济政策所应达到的目标。

从当下已经透出的数据看,今年一季度,中国经济的确有所恢复。这时候,各项提振经济的政策是不是可以就此逐步退出了?恐怕不宜。但学界总有一种“算法”:他们从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支出“计算”今年GDP增速,或者从投资、消费、净出口的预测去计算今年GDP增速,然后认为GDP足以实现5%的目标。据此认为 “临时性政策”应当逐步退出。

经济恢复的关键期,有些政策不该给社会以“临时”之感,否则无法扭转市场预期。那是不是永远都不能退出?当然不是。但一定要等到经济“内生性增长动力”足够,热度达到“有可能出现经济过热”的情况下,然后实施有序、缓步地退出。

疫情期间,国家出台了大量支持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政策,这是“临时性”的短期政策还是“战略性”长期政策?我认为应当是后者。但从实际情况看,针对中小微企业,金融机构虽然加大了贷款力度,但往往都是短期贷款。而这些短期贷款给中小微企业带去的感受就是“临时性”,尽管政府也强调了对这部分贷款的“展期或续贷”,但“临时性”的心理感受却难以去除。

正因如此,金融长期化、资本化应加快推进。尤其是现在,存在绝佳的机会。前一段时间,大量老百姓的理财产品转为长期储蓄,这是否恰恰给了商业银行“长期信贷替换短期信贷”的机会。所以,这时候中央银行如果刻意加大长期基础货币投放,解除商业银行的后顾之忧,应当会起到良好的政策效果。实际上,以长期取代短期,债务杠杆会因短期借贷行为的成倍收缩而被降低。同时,实体经济会得到更为有效的金融支持。

总之,决策层应大力强化政策的连续性、稳定性,从方方面面破除政策的“阶段和临时感”,在实际执行中不宜“见好就收”。

责编:姚坤

(版权属《中国经济周刊》杂志社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。)